老厂房改造成热潮,“出圈”的为何不多?
时间:2025-06-22 15:29:43来源:工人日报
工业遗产为游客提供了文化记忆与情绪价值,但很多发展多年的工业旅游地依然处于“存在但不为人知”状态。专业人士建议,工业旅游项目需要适应当下市场对参与感、互动性的强需求,在场景创新、体验设计与消费链路搭建上进行创新设计。

外表是锈迹斑斑的巨大圆柱形储气罐,内部设施却别具一格,咖啡店、台球厅、羽毛球馆、健身房等一应俱全……漫步在山西大同开源一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工业遗存与现代场景的碰撞随处可见。

近年来,山西老旧厂房改造成文创园的例子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作为凝聚烟火气的城市“新地标”,如在阳泉水泵厂改造成的“阳泉记忆· 1947”文化园,大同煤气厂旧址建成的开源一号文化创意产业园,依托国家工业遗产“太原兵工厂”建立的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等。

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在冷硬的钢铁中“生长”出咖啡香、书墨味与潮玩手办,工业遗产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记忆与情绪价值。但是,记者采访发现,工业遗址改造虽越来越多,“出圈”的却仍是少数。与山水风景游、文化名胜游等成熟的旅游产品体系相比,很多发展多年的工业旅游地依然处于“存在但不为人知”的状态。

老厂房上建起产业园、文化园

大同市开源一号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前身是大同市煤气厂。改革开放初期,这里建设了山西第二家人工煤气项目。2008年,随着全市煤气置换成天然气,大同市煤气厂政策性破产,这里成为美术学院师生利用废弃工业零部件创作现代工业雕塑的好地方,只是一直没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荒废多年。

大同市退休职工王彪告诉记者,直至2019年,巨大的储气罐被改造成“迪沃特青运城”,产业园的人气才逐渐旺起来,他也常来此打球、会友等。

“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所在地是山西阳泉水泵厂旧址。曾在水泵厂做后勤工作的曹志军告诉记者,阳泉水泵厂的前身是晋察冀边区的一家军工厂,成立于1946年。从最初的军需生产转向水泵制造后,作为全国水泵行业的骨干企业,这里的产品畅销全国。

伴随城市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过工业辉煌的阳泉水泵厂因不符合环保要求,成为阳泉城市更新的一块“锈斑”。曹志军介绍,2020年12月,阳泉阀门、水泵等企业“退城进园”;2021年,阳泉水泵厂修复改造项目同步启动,最终建成了“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

通过举办美食节、音乐节、科幻文化活动周等大型活动,“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带动周边餐饮、文创店铺入驻率显著提升。“但由于城市知名度不足,客流主要是本地及周边人群,相较于周边城市的热门景点,文化园仍偏小众和冷门。”阳泉市退休干部张秀英告诉记者。

很多工业遗产“叫好不叫座”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负责人、教授郭艳萍表示,近年来,山西旅游热度不断攀升,省城太原进入携程口碑榜2025年度目的地榜单,晋祠、钟楼街等景区持续火爆,相比之下,太原10余处工业遗产仍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境地。

以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为例,2021年至今,该产业园接待参观团体90批次,共计3.1万人次。而距离4公里外的太原钟楼街,今年“五一”假期第一天,就吸引游客超12万人次。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位于大同同煤集团晋华宫矿,2012年建成开园,是我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公园内有着罕见的侏罗纪煤系侏罗纪煤层地质奇观,以及完整保留的“采、掘、机、运、通”采煤工业系统,是煤炭工业旅游示范景区。

虽然与久负盛名的云冈石窟隔河相望,但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在客流量上却远不及前者。很多外地游客甚至表示,“在大同玩了几天,也没听说过这个景点。”

除了晋华宫矿山公园,近年来,山西还开发了六味斋云梦坞、紫林醋工业园等景区,推动工业旅游从早期的以博物馆为主,向工业遗址公园、工业文化创意基地、工业旅游小镇、工业节庆会展活动等形式转变。然而,与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相比,旅游活化利用率仍有不足,工业遗产类型多而工业旅游类型少等问题依然存在。

需拉长体验式旅游消费链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资源型地区的工业旅游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仍不被社会所重视。”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表示,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政策落实难、产业支持力度弱、工业遗产开发形式单一,使得工业旅游未成体系。

“工业遗产类型多、工业资源丰富,而创新转化成工业旅游街区、景区的相对较少。”山西省文旅(产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张云霞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山西有170多处工业遗产资源,目前只有27个工业旅游地被评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郭艳萍表示,早年建成的工业旅游项目缺乏规划性,大多以博物馆展陈和生产线参观为主,缺少深度体验产品与沉浸式互动场景。这种传统业态模式难以契合体验旅游时代的消费需求,导致游客二次消费转化率低、重游意愿不足,难以形成可持续的消费闭环与口碑传播效应。

“部分工业旅游项目市场意识不足、工业文化挖掘不够、引流量聚人气的特色产品少等问题,是难‘出圈’的主要原因。”张云霞认为,工业旅游项目需要适应当下市场对参与感、互动性的强需求,在场景创新、体验设计与消费链路搭建上进行创新设计,实现从观光式游览向沉浸式体验的转型突破,让富有地域特色的工业文化、工艺技术、工业遗产、工业产品成为旅游爆款。

标签:

最新
  • 老厂房改造成热潮,“出圈”的为何不多?

    工业遗产为游客提供了文化记忆与情绪价值,但很多发展多年的工业旅

  • 重庆名师赴昌都送教 点亮雪域高原智慧之光

    盲文教学如何起步?你校高中招生有什么要求?去重庆想参观你们学校

  • 医疗护理员成新选择 “免陪照护”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忙”

    家人生病住院需要人照顾,怎么办?现实中人们一般会采用两个办法,

  • i人e人是什么梗?什么是i人e人?

    i 人 和 e 人 是网络流行语,源自 MBTI 人格测试中的两种性

  • 归还难、计费乱 共享充电宝成投诉热点

    近年来,共享经济在便利公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

  • 春季旅游市场火热 消费活力持续激发

    眼下,各地春季旅游市场火热,多元化的消费体验、不断创新的消费场

  • 北方多地进入杨柳飞絮期 “过敏星人”请收好这份注意事项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随着四五月份气温逐渐上升,除了

  • 民企奋进自贸港:“探路者”探路航天产业合作

    ‘探路者’将发挥品牌优势,整合文昌全域旅游资源,打造

  • 全国政协委员赵宏:AI不能代替医生,但可以成为好助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生赵宏接受中新网记者

  • 着力培育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国家高新区成重要载体

    中新网北京2月26日电(记者 吴涛)近年来,国家高新区积极谋划布局,

  • 园区标准化建设助力泉州站稳全国工业十强

    工业发展势头好●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建成213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累

  • 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调水超767亿立方米

    来源标题: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调水超767亿立方米2024年12月

  •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盛景中的文化传承与激情竞渡

    11月23日上午,三亚河波光粼粼,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 南阳市卧龙区法院:您有一份来自卧龙法院的“柿柿如意”待签收

    又是一年柿红时,田垄山间、房前屋后红柿悬挂枝头,远山、清雨、黛瓦交

  • 神十八乘组在轨驻留192天刷新纪录

    来源标题:神十八乘组在轨驻留192天刷新纪录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

  • 陕京管道输气量突破7000亿立方米

    国家管网集团30日宣布,陕京管道系统累计输气量突破7000亿立方米,

  • 旅游
    • 守正创新!75个茶产品获评为“茶祖神农杯”

    • 驻马店市驿城区老街街道:齐心共组业委会 点亮“共建共享星”|全球短讯

    • 昆仑万维2024年半年报:实现营收25亿,AI应用加速落地 世界滚动

    • 天天热文:法润童心 护航成长——西平二幼开展“法治知识进校园”专题活动